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鄭崇和墓

  • 發布單位:苗栗縣後龍鎮公所

鄭崇和墓
建於清道光七年,為崇和次子用錫所築,結構完整,墓前石雕精細,栩栩如生,是目前寶島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墓之一,本縣亦列為一級古蹟保存。

鄭崇和墓形制莊嚴

  鄭崇和墓園,不但是後龍鎮首屆一指的古蹟,同時,也是苗縣現存最完整的古墓。

  鄭氏古墓,座落於後龍龍坑里,後汶公路起點和縱貫公路銜接處東北側。該地昔稱「十班坑」,現稱「龍坑」;所謂坑,是指山間谷地,乾隆年間尚為平埔族所有,因其頭目名「什班」,故稱為「十班坑」。

  根據「浯江鄭氏族譜世系錄」記載;鄭崇和,字其德,號詒菴,生於乾隆二十一年(浯江為金門的昔稱)。

  乾隆三十九年,鄭崇和十九歲,即隨父率族人來台拓荒闢地,起初卜居苗縣後龍,發跡後才遷到新竹。其次子「開台進士」鄭用錫即出生於後龍溪洲里。

  崇和公以耕讀起家,門下多碩俊達材,兼事墾務,長子鄭理亭善於經營,鄭家因而成為新竹實業翹楚。

  關於崇和公的善行義舉,史書記載者極多:嘉慶十年(西元一八○五年),海盜蔡牽進犯淡水,他奉檄招募鄉勇防守;當時新竹一帶,閩粵移民雜處,時有械鬥事件發生,經崇和公召兩方父老,力陳利害,並曉以大義,始得平息;又竹塹山區,山胞輒出殺人,他便召集壯丁,依山勢地形設隘,以保護行人;嘉慶二十年,農產欠收,他發栗平價;當時文風未開,竹塹人士倡議建文廟,崇和公慨捐巨款,命子用錫督工,新竹文風之盛,肇始於此。

  鄭氏迕於道光七年(西元一八二七年),享壽七十二歲,葬於於後龍竹圍仔山。道光九年,鄉人請祀鄉賢祠,十二年詔可。其榮銜有清廷誥封中憲大夫、晉封通奉大夫及崇祀鄉賢。說起來,崇和公之死後哀榮,是有點父以子貴。

  十班坑今日所見的鄭氏塋墓,是在同治六年(西西一八六七年)重修的,其德配陳太夫人,亦同穴合葬。

  鄭墓,人稱官墓。墓前有文武翁仲石象,立於左右,另有成對石馬、石羊、石豬,或立或伏或蹲;石馬,係以馬賜騎之意,石羊及石豬則作敬獻長祭解。

  除了翁仲之外,墓園左右還有兩支石柱華表,分別刻有正楷字樣:「恩受榮封更享松榆俎豆 慶餘積善己著蘭桂科名」,以表彰鄭崇和功業之灼華。

  墓園進口處,豎有一方神道碑,碑文如下:「 清 覃恩誥贈奉政大夫禮部員外郎 晉贈通奉大夫奉 旨入祀鄉賢祠詒菴鄭先生暨德配 覃恩誥封太宜人 晉贈夫人恭懿陳夫人神道」,本省現存古墓有神道碑者不多。

  崇和墓園,形制渾厚莊嚴,雍容堂皇,此類具有文獻價值的古墓,本省已屬鳳毛麟角。細審該墓,由於歷經百餘年風雨侵蝕,部份石雕已有缺損或裂痕;據地方耆老稱,鄭氏子嗣,每年均前來祭掃,如能加以修茸整建,庶幾可保有此一地方古文化資產,免於在荒煙蔓草中酒泯消失。

皇帝賜造的墓

旗官墓(鄭崇和之墓),坐落於苗栗縣後龍縱貫公路上,過「龍溪」大橋不遠的十班坑左側。

  旗官墓建於道光七年,是目前寶鳥上保存最完整的古墓之一,苗栗縣政府列為一級古蹟保存。

  鄭崇和,乾隆二十一年生,是開臺進士鄭用錫之父。原籍金門,十九歲渡海來臺卜居後龍。

  鄭崇和生時熱心益,為桑梓的發展不遺餘力。當時新竹一帶,閩、粵雜處,由於語言、風俗隔閡而常鬧意見,甚至械鬥事件也經常發生;崇和認為這件事是開發臺灣的一大障礙,於是以視死如歸的精神,疏導紛爭,經他勸導之下,終於得到到閩、粵同胞的諒解,冰釋多年來彼此的歧視與仇恨,大家團結在一起,為地方的繁榮而攜手奮鬥。

  竹塹一帶山野,土番出草,殘殺無辜,崇和召集壯丁,鳩資設崗哨,保護行人生命、財產的安全;一方面又設立私塾,親自授課,倡導四維八德,廣受桑梓父老的尊重與受戴。

  道光三年崇和之子用錫,不負眾望金榜題名,高中開臺進士。

  崇和於道光七年逝世,享年七十二歲,中北部鄉老紛紛前往弔喪。

  道光十二年,皇帝追封崇和為臺灣第一位「鄉賢」,特賜造旗官墓,墓前安置文武翁仲石人、石馬、石虎、石羊及左右兩支石旗竿,雕工精細不同凡品。

  石筆右柱為「恩受榮封更享枌榆俎研」,左柱寫「慶餘積善已看蘭桂科名」,使得拜謁的人倍感親切。